
日本到底有多少外国人?什么样的数字,才能让人真实地感受到日本的“外来人口密度”?现在有了一个确切的答案——超过3%的新生儿,都是外国人。日本的多元化,已经从打工地点、大学课堂,扩展到了产房门口。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8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显示,2024年在日本出生的外国人婴儿达到2万2878人,比前一年增加3000多人,是十年前的1.5倍。这是外国人新生儿数量首次突破2万人大关,也是历史上首次超过全部新生儿的3%。与此同时日本人新生儿只有68万6173人,比上一年减少4万多。据日媒分析,外国婴儿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日本本土出生人数下降的影响,约占减少幅度的一半以上。
按照定义,只要“父母均为外国籍”,或是“非婚生子女中母亲为外国籍”,就被计入“外国人出生”。换句话说,如今每一百个在日本出生的婴儿中,就有三位不是日本籍。过去,日本的在留外国人主要集中在劳动年龄层,如今在“出生阶段”就已经呈现出数量的突破,昭示着日本社会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些婴儿的母亲国籍中,中国最多,其次是菲律宾和巴西,而来自越南、尼泊尔等国的母亲数量也在迅速上升。这一趋势表明,外国劳动者正在日本社会中定居化、家庭化。
面对这样的转变,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行动。例如,爱知县西尾市的制造业吸引了大量来自越南和巴西的居民,当地2024年的外国人新生儿占比高达14%。当地市政府聘用了会葡萄牙语和越南语的翻译人员,协助保育园与外国家长沟通,并定期举办多语言的小学入学说明会,帮助孩子顺利融入教育体系。千叶县成田市的外国人新生儿在四年间增加了1.6倍,当地政府制作了多语言版的《生活礼仪手册》,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噪音管理等细节,让新移民更好地融入社区。这些看似琐碎的举措,正是在为未来的共生社会打地基。
与此同时,日本中央政府也逐渐调整思路。一方面,面对舆论中“日本人优先”的呼声和部分政客主张的移民管控收紧,政府仍强调加强入境管理;另一方面,它也在扩充外国人劳动力制度的适用范围,资助地方政府开展日语教育、儿童支援和多文化共生项目。
外国人新生儿比例的上升,标志着日本人口结构的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外国家庭选择在日本定居,他们的孩子也将在这里上学、成长,用日语生活。这些新出生的孩子,正在成为维系日本的城市活力的新起点。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10/7 |
|
![]() |
2025/10/4 |
|
![]() |
2025/10/4 |
|
![]() |
2025/9/6 |
|
![]() |
2025/9/6 |
|
![]() |
2025/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