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拟将核事故污染土更名为复兴再生土 提升民众接受度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已过去十余年,然而事故后留下的百万吨“污染土”,如今依然堆存在中间贮藏设施,等待最终的去向。

所谓“除染土”,是指事故后为清除放射性污染而挖出的受污染土壤。这些土壤目前集中存放在福岛县双叶町和大熊町的中间贮藏设施中。根据日本法律规定,必须在2045年前全部运出福岛县外进行最终处置,这是日本政府当初对当地居民作出的承诺。此举旨在推动福岛重建,避免长期背负“核废土堆放地”的负面形象。

为减轻处置压力,日本政府计划将放射性浓度较低的部分土壤再利用,例如用于全国公共工程的填土或道路建设;而放射性较高或不适合利用的土壤,则需在县外专门设点进行最终处置。

据《NHK新闻》9月22日报道,当日日本环境省首次召开专家会议,讨论候选地选择、运输方式及信息公开等议题。会上,日本政府提出将再利用的土壤更名为“复兴再生土”,以强调其必要性和安全性,淡化“污染土”带来的负面印象。未来,日本政府还将研究从中间贮藏设施取出并运输土壤的方法,以及县外最终处置候选地的遴选流程。

目前,除染土在县外的再利用仅限于首相官邸前庭和部分日本中央政府机关的花坛。日本政府计划在2030年前后启动县外最终处置地的选定调查。

从“污染土”到“复兴再生土”,日本政府不断调整策略。但能否真正赢得社会理解,还要依赖信息的透明公开与全国性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