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先恩:中药制剂治愈难治性肺抗酸菌症的心得

有位女性来电话欢声地说,再次复查正常,这次参加登山旅行,也感觉很轻松。为她高兴的同时,觉得有必要分享给同行,危重的肺非结核性抗酸菌症,通过中药制剂调理,也可治愈。

非肺结核抗酸杆菌电子显微镜像

2022年5月,一位来自其他医院的患者,戴着氧气瓶,在家属搀扶下而来咨询。

52岁女性,三年前,在国立医院诊断为肺非结核性抗酸菌症(MAC,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反复住院,经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等联合用药及对症处理,病情一直在发展,现肺呈弥漫性炎症,伴气管扩张,有空洞性病变和纤维化,细菌培养阳性。说是肺科专家告知,世界上该用的药都用尽了,细菌消灭不了,目前肝肾损伤比较严重,继续用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对肺空洞化、纤维化、炎症病变,没有治疗方法,住院已无意义,1年之内呼吸衰竭难以避免。患者家属说,多家医院专家会诊,结论相同,所以求助。主要症状,咳嗽黄痰,气短乏力,面黄肌瘦。血液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及红细胞都异常减低,肝肾功能障碍。

受朋友所托,决定给她调理,并给出几点治疗意见。1.既然抗菌素治疗,几年都没有效果,就干脆全部停用,止咳药不利排痰,也停用,到医院只做检查。2.用中药制剂调补,优先改善贫血,恢复肝肾及肺功能,促进排痰,不急于灭菌,当免疫力恢复正常时,肺里面的抗酸菌可能会自然消失。

调理后,效果比预期好,一个月后不用吸氧,能上二楼;三个月后肝肾功能恢复正常,但痰中依然有细菌;4个月后,体力增加,恢复工作,并开始锻炼;12个月后外出旅行,细菌阴性;巩固服用一年,运动中呼吸畅快,复查数次无抗酸菌,肺除陈旧痕迹外,炎症等消失,停用中药制剂。至今,生活如常。

非结核性抗酸菌,约两百种,与结核菌长得相似,染色时不被酸脱色,而称为抗酸菌。结核菌存在于生物体内,而非结核性抗酸菌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水管,特别是潮湿的浴室,其致病力不强,也无传染性。该患者家属成员都未感染,因此,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正气不足,即免疫力低下。对毒性弱的微生物,抗生素等往往难以奏效,而且副作用大。有些肺非结核性抗酸菌症,用抗菌素两年内有效,该患者数年治疗,病情不断发展,与治疗用药欠合理,更与体力低下有关。对于此疑难病例,按中医的“扶正驱邪”的思路,进行补气血,宣肺祛痰,调内脏。结果正气强了,邪气自然被驱除。

扶正驱邪,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思路,对治疗肺非结核性抗酸菌等难治性感染症以及肿瘤等疾病,十分有用,且供同仁参考。(作者系顺天堂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