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外籍劳动力大受欢迎,但他们的家属却往往被忽视,甚至沦为社会的边缘人。
近年,日本社会对外国人政策关注度不断上升。继参议院选举后,10月4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外国人受入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依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人口动向测算,2024年在日出生新生儿中,每18人就有1人具外国背景,较2010年“32人中1人”大幅上升。
《日本经济新闻》10月6日报道指出,老龄化与用工紧张加剧背景下,日本社会对“共生”的需求日益迫切。外籍劳动者较易获得企业或行政支持,但随迁家属尤其是配偶与子女群体却处在服务滞后、制度缺失的尴尬境地。
外国娃,开局就社死?有保育士表示,不少外国人因语言不通,只能依赖翻译软件与园方沟通。护理、饮食、教育、健康随访等日常细节能否准确传达,孩子的状况始终让人担忧。
东京大学大学院准教授高谷幸认为,安倍政权以来在“否认移民政策”下放宽外劳引进,但缺乏共生配套。在各地方自治体,外国人事务往往由共生课、母子保健由母子课、儿童手续由保育课负责,职责分散,流程复杂。与此同时,政府虽提出“共生社会”愿景,但具体措施由法务省、文科省、厚劳省、儿童家庭厅等多头分管,导致政策合力不足。
实践中,一些社区情况更为严峻。以川口市的库尔德人社区为例,超过半数的儿童尚未进入幼儿园。缺乏早期的语言与集体生活训练,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后极易陷入孤立与落差。日本综合研究所首席专家村上芽建议将学前语言教育前移,可同时惠及外籍亲子与日本儿童、促进多元共融,应优先看到“异质相融带来的机会”。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10/7 |
|
![]() |
2025/10/4 |
|
![]() |
2025/10/4 |
|
![]() |
2025/9/6 |
|
![]() |
2025/9/6 |
|
![]() |
2025/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