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宝藏小众院校大蒋堂・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篇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日本行知学园“日本宝藏小众院校大蒋堂”的特约主讲人蒋丰,欢迎您收看本期节目。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秉承“技术为桥,社会为本”办学理念,致力于培育跨时代实践型人才的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

1958年,日本第一本计算机相关教材的作者福冈富雄创立了神户电子学园。以此为肇端,学校在2005年正式更名为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正是这段特殊的历史,让这所学校拥有“日本计算机教育的发源地之一”的地位。

作为一所经日本文部科学省认证的专门职大学院,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不同于以理论研究为导向的传统的大学院,是以“社会创新”和“现场解决力”为核心,聚集实务型的ICT人才,就是信息通信技术人才的育成。知行合一,是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能够在同类院校当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课程结构重实战、重共创,学生通过项目导向型学习,以跨文化小组的形式,围绕真实企业命题开展解决方案设计。与此同时,学校把教育与社会现场深度连接,形成“从课堂走进社区”的教学实践闭环。该校在校生开发出针对高龄者的远程医疗信息平台、灾害避难路线的可视化导航系统等,为偏远城市和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援。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倡导“用技术与思考改变社会”的教育理念,并针对不同受众开设硕士课程,双管齐下,构建真正多元、多维的学习共同体,包括面向日本国内学生的“ICT专业人才课程”,以及全英文授课、专为日本以外国家和地区精英打造的“ICT创新者课程”。后者吸引了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

该校是当地ICT协作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文部科学省推广的“区域产学官合作平台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协作项目,并被多家日系ICT企业与国际组织列为长期合作伙伴校,成为技术与政策对话的重要渠道。从诞生以来,校方始终以信息技术人才的系统化培养为己任,对接世界银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日本外务省等,把企业项目、国际组织开发任务等“真实议题”直接带入课堂。与JICA合作开发非洲数字化治理系统,与地方政府协力举办的“地方创生”黑客松竞赛等,都是将技术“落地”的鲜活案例。

考虑到全球化趋势下的终身教育需求,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开设了“100%在线硕士课程”以及两年制硕士课程,学制灵活,为边工作边深造的学生提供了两全的选择。除此以外,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为海外留学生提供完善的支持机制:JICA奖学金、文部科学省专项资助,以及由校方独立运营的奖学金与助学制度,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除此以外,由专门老师负责的日语培训、文化融入指导、就业对接机制等,确保每一位学生“来得安心,学得扎实,走得高远”。

在国际展览局的讲坛之上,从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走出的留学生,用出色的讲演,为非洲国家参加大阪世博会赢得了关键的一票。

毕业生去向,充分印证了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的教育成效。知名日企、联合国开发署、非洲开发银行、比尔·盖茨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都有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校友的身影。他们在全球公共治理、基础设施数字化、教育与卫生系统重构等领域中持续发挥作用。

所以最后我还是要说:选好大学,选对专业,就是踏准就业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