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微观:长寿的秘诀

不久前,朱绍文先生荣获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的称号。有人去看望这位年届92岁的德高望重的老学者,见他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神采奕奕,红光满面,便问他:“您有什么‘长寿的秘诀’?”他答道:“我的长寿的秘诀就是‘忧国忧民’。”

且不说为何“忧国忧民”会有利于长寿。应该说凡是了解朱老师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的一腔爱国情和一颗“忧国”心。笔者由于住得离朱老师家很近,经常在马路上或院子里碰到他。每当与朱老师相遇,他就会聊起天下大事,往往一说就是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与笔者立在寒风中照谈不误)。笔者虽未能记下他具体说了什么,却基本知道他“忧国忧民”忧的是什么。

可以说,朱老师的“忧国忧民”是双重的:一忧中国,二忧日本。

朱老师不止一次地说:“中国要灭亡”。朱老师的很多朋友都知道他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口头上。比如,朱老师最要好的日本朋友、日本经济学家隅谷三喜男,就曾半开玩笑地学着朱老师的口气说:“中国は滅びるでしょう。”我初次听到朱老师说这话,不禁感到吃惊,后来才明白他所说的“中国要灭亡”是有前提的,不能与所谓“中国崩溃论”混同,朱老师强调的是:如果中国不克服已经病入膏肓的腐败问题,如果中国不克服容易头脑发热、不自量力、浮夸冒进的毛病,如果中国不老老实实地按照客观科学的经济规律搞好自己的事情(笔者加一句:如果中国不认真解决环境问题),那么,中国的前途确实堪忧。朱老师一方面“恨铁不成钢”,总想给那些不争气的人们敲敲警钟,一方面又对中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具有信心。顺便提及:朱老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从日本归国,在反右与文革中挨过整吃过苦头,这些遭遇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朱老师主张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应认真地借鉴战后日本发展的经验。他与很多日本一流经济学家交往极深。经由他从中牵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结成了多年的学术交流关系。朱老师对日本军国主义恨之入骨。他曾在日本帝国大学留过学(与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是同学),因为有反军国主义言行而坐过牢。由于在那个时代长期生活在日本,朱老师看透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邪恶本性,至今刻骨铭心。朱老师对日本充满友好情谊,但他却不止一次对笔者说:“对日本要警惕。”

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军国主义不至于复活,但日本总有那么一些当权者留恋战前,信奉“国家主义”和“权力主义”。为此,这些人很可能旧病复发,重操战前统治手法,诸如崇尚武力,控制舆论,监视国民,煽动民族主义,扼杀言论人的自由,对主张和平与正义的政治人物施加压力甚至威胁,通过操弄国会民主强行推进极右路线,对邻国心存不良等。显然,今后如果日本重犯历史上的错误,那就可能是“日本要灭亡”的问题了。这不能不令对日本人民充满友好情谊的朱老师感到忧心忡忡。

最后,还需提及为什么“忧国忧民”会有利于长寿。一般来说,忧虑伤身。但“忧国忧民”却不同于一般的忧虑。“忧国忧民”是出于对国家的“爱”,而爱心则有利于健康;“忧国忧民”是基于对国家的期待,而有所期待也有利于长寿。朱老师虽说上了年纪,但对中日两国都放心不下,怎能丢下自己钟爱的国家道声“拜拜”,当然是于心不忍。反过来说,我们作为晚辈,对于如此挚爱祖国的长者,也会从心底祈愿他健康长寿,说白一些就是:“老师,您千万别走啊!”这种祈愿也是一种力量,鼓舞老师继续他那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