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大灾的在日华人众生相

日本“3·11大地震”已经发生近一个月。从3月12日开始,就陆续有在日华人,包括在日企的中国员工、留学生、中国人家属,甚至包括他们的日本人配偶,选择了暂时返回中国。记者在即将截稿时,收到了一位目前仍然留在国内的中国留学生的邮件,询问“日本是否安全了”,“核辐射是不是很严重”,“市场上能买到东西吗”……依然透露出恐慌的心情。

安全撤离——为了保全生命

此次地震的重灾区岩手县、福岛县和宫城县,集中了大量的中国研修生。在地震和海啸袭来后的逃生生活中,他们基本失去了生活基础与工作基础,同时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紧急组织驻新潟和驻札幌两个总领事馆,伸出援手,协助研修生离开危险地带,自主回国避险。

舆情撤离——听信媒体报道

在“3·11大地震”中,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固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样是媒体报道动摇了一些在日华人。一位曾经在东北大学留学、即将戴上博士帽的中国留学生就是看了欧美媒体对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的报道,所以惊恐万分,他对《日本新华侨报》记者讲:“我看到的都是英文的报道。他们把核电站的事故讲得一清二楚。我现在就是想尽快离开这里。我不想被核辐射!”

心理撤离——无法承受恐惧

地震、海啸都没有能够摧毁人们的意志,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有可能危及整个关东地区的消息传来,使大批在日华人放弃了留在日本的信念,暂时回国。一个从2000年签证到期便“黑”在日本的中国人,从听说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尘埃已经随风飘到关东地区,便从自己一直居住打工的千叶县船桥市一路向西向南转移,先到名古屋,依旧不能抑制恐惧,故继续向西转移,直到日本本土最西端的长崎。无法忍受恐惧心理的煎熬,他主动向长崎县警方自首,强烈请求日本警方将其强制遣送回国。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在日本企业就职了的中国人“毅然”放下手中的工作不辞而别。

亲情撤离——无奈亲人请求

3月17日,《日本新华侨报》记者来到东京入国管理局门前,等候办理再入国手续的队伍竟然排出了3公里。详细询问后得知,80%的等候者都是在日华人,其中多数为留学生。不少人说是“家里父母电话不断,催促回国”。

一位日企的华人职工在临走前给记者打电话道别时说,他的父母在电话中直接告诉他的日本上司:“我们就一个儿子,你不要让我们家断了香火。”因无法沟通,日本老板最终只好准许这名颇有才华的中国员工“放假”回国“探亲”。

综观上述种种,恐惧、不理智的情况占绝大多数。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在大批回国的中国人中不乏高精尖人才、商界精英。与选择留下来的中国人相比,他们缺乏的是坚定的信念和稳定的心态。这也正是“归国大春运”中的在日华人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