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史漫笔192】人生一半是诗、一半是剑的持统天皇

中国大唐诗人白居易《后宫词》有言,“最是无情帝王家”。这种无情,既指情薄,更指你死我活的宫廷之斗。作为日本版的“靖难之变”,发生在1300多年前的“壬申之乱”也将此演绎得淋漓尽致。不过,这场日本古代最大规模的内战,也造就了天武和持统这对模范天皇夫妇,特别是持统天皇,成为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女皇。

持统天皇是日本史上第3位女天皇,原名鸬野赞良。没有几把“刷子”,不敢在皇宫里行走,何况是登上权力巅峰,这是持统天皇屡屡被人拿来和武则天做比较的原因之一。“壬申之乱”是血淋淋的皇位争夺之战。命运垂青之下,鸬野赞良比自己大一辈的叔叔也是丈夫大海人皇子获胜。成王败寇,大海人皇子成为天皇,即天武天皇,作为妻子的鸬野赞良也名正言顺地成为后宫之主。作为女天皇,虽然实现了“独尊天下”,鸬野赞良也经历丧子等痛事,无疑也直面血腥和残酷的尔虞我诈。妻子、母亲、天皇,还有太上皇,鸬野赞良的多重身份,既是她人生的乐符,也是负重前行的担子。

如今的日本人,既能在史书上看到推陈出新、建立“日本”国家政治基础的女天皇,也可在《万叶集》中寻觅和品读这位感情饱满的女歌人。日本作家泷浪贞子的作品《持统天皇:壬申之乱真正的赢家》(中央公论新社,2009版)题目一样,连嫁人都被当成政治投资的女主角,让自己的这场赌注赌赢了。但我们不仅看到在权力之路上开挂奔跑的持统天皇,也看到有血有肉的叫“鸬野赞良”的感性女人。如此,在波澜壮阔中豪度一生的持统天皇,才称得上赚得“钵满盆满”的大赢家。如果要给个评判,我更愿意用“一半是诗,一半是剑”来形容她。因为,在跌宕起伏的政治角逐中名声大噪的同时,她的柔情并没随之而消磨。

我曾经采访过的日本女作家里中满智子的历史漫画作品《天上之虹》是日本受到关注的漫画版持统天皇“物语”。和激荡的政治命运相比,人们还不由自主地关注到她的诗作。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那首“春去”,以十分简洁清新的词句咏唱奈良的香具山。春过夏来之际,这首入选《百人一首》的名作早已成为日本人心中的应景应季之叹。更有意思的是,在以素雅而著称的京都点心中,持统天皇的这首和歌还登上了精致的包装纸,成为日本最“贵”的“和文化”形象大使。有学说认为,这首和歌是持统天皇有意选择在其他季节时咏唱和创作的。不知,这是否是才华的一种“凡尔赛”呢?

里中满智子还评价称,持统天皇的和歌具有高水平的“构成力”。我的理解,这是指作者感情的融入度和发挥性。作为妻子,鸬野赞良在壬申之乱中必然是坚定和丈夫站在一起并发挥重要的辅佐作用。一路相伴而来,无论持统天皇个人的政治天赋多高,对权力的渴望多大,她对丈夫浓浓的爱是遮不住的。对此,有“歌”为证。天武天皇去世时,难掩对亡夫的思念之情,持统天皇还向青云、繁星和明月寄托哀思咏出了“挽歌”,也被收录进《万叶集》。尽管后人对此评析不一,但在评价持统天皇用情之深上则十分的一致。

奈良县明日香村的桧隅大内陵是持统天皇和天武天皇合葬的御陵,被当地人称为“爱的遗址”。在政治上继承天武天皇遗志的持统天皇,毫不吝啬地把“身后事”也托付给了自己的丈夫,携手静看日本的岁月变迁。这,也是一种政治家的浪漫极致。(2024年8月14日写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CPISODE 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