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厨房急速发展的今天,众联(中国)中央厨房研究院院长冯德和发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压力,让太多的中央厨房将目光放在“量”上,却忽视了“质”。为了更全方位地提升中国中央厨房及营养餐的“质”“量”,2019年7月,冯院长邀请11家中国优秀餐饮企业的18位管理层人员,进行了为期5天的日本中央厨房深度游,近距离考察日本的“质”与“精”。
第一站:木更津市学校配餐中心
木更津市学校配餐中心于2009年4月9日开始运作,日产量约5800餐。木更津市学校配餐中心是木更津市首个PFI(民间主动融资)项目,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营业模式很好的缓解了国家供给的紧缺,保质保量地为学生提供营养餐。
在参观过程中,栗原所长提到,配餐中心每天需要向10所学校配餐,但是员工数仅有36人,这就对员工的聘用上需要做到精英化。每个将进入配餐中心工作的人员,必须事前进行全工作流程参观,提前做到了解自己的工作。每逢寒暑假不需要供餐的时期,配餐中心就组织员工培训,强化工作质量。河南隆世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胜利对这种员工聘用制度表示钦佩,他感慨道,“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去日本哪个中央厨房参观,都能从员工的动作中感受到他们的专业性。中国目前的用人标准较低,这次的参观给我上了一课。”
第二站:日本医疗福祉中央厨房协会副代表理事——吉田雄次讲座
本次考察,《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邀请日本医疗福祉中央厨房协会副代表理事吉田雄次及常务理事川口靖夫,他们长年致力于日本医疗福祉配餐的改革,将冷链体系导入中央厨房,解决了人手不足这一社会常态下的正常配餐问题。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导入了冷链体系的中央厨房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为灾区的人民正常配餐,让大家度过了最困难的几天,这也奠定了冷链体系在日本的发展。
贵州爱苗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光祥在讲座结束后讲道,“目前中国的配餐基本都是热链提供,员工量巨大,而冷链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加速,中国未来用人的紧缺问题不容忽视,冷链或将成为中国中央厨房的又一变革。”
第三站:株式会社彩道 太田事业所
株式会社彩道太田事业所(太田中央厨房)于2018年3月投入生产,日产量约2500餐,为日本四个县的多家老年中心及医院提供配餐服务。斋藤社长在介绍时表示,公司经营方针中导入了中国的一句古语——温故知新,意在将日本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多美味又营养的配餐。
斋藤社长还带领大家深入厨房内部进行了细致的参观,其中过敏原特殊烹饪室引起了西安四叶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飞鸿的注意。彩道在了解好客户的过敏原之后,对特殊客户的配餐进行脱敏处理,让大家吃的更放心。朱飞鸿不禁感叹道,“过敏原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大因素,一直以来,在如何能大家吃的放心这个问题上,我绞尽脑汁,但是今天看到日本的这间特殊的烹饪室,我觉得我未来需要挑战的课题还有很多。”
第四站:丰田汽车工厂及会馆
除了给大家安排了丰富的中央厨房参观之外,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日本先进的自动化生产,《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还增加了丰田汽车工厂及会馆的参观。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未来都将饱受人工不足的挑战,自动化生产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陕西爱味之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一行在参观完丰田汽车工厂后总结道,“自动化生产让我们看到了中央厨房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不仅仅需要在‘质’‘量’上把好关,也需要学习日本精致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质量”关后走好“效率”关。
此次一行18位管理层人员在结束了为期5天的参观后都收获颇丰,众联(中国)中央厨房研究院院长冯德和在考察结束后强调,“日本和中国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国情,但是对于中央厨房的发展所寄予的期望是一样的。中国的中央厨房虽然起步晚,但是我作为一代中央厨房人始终相信,通过不断学习,我们终有一天可以让中国中央厨房也站在世界的前端。”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4/18 |
|
![]() |
2025/4/11 |
|
![]() |
2025/3/24 |
|
![]() |
2025/2/19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