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我看“校园霸凌”
作者:郭乐菱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4/1/2024 10:50:08 AM
 

近期,一系列涉及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从10岁“熊孩子”开走路边小轿车,到3名初中生残忍杀害同学并埋尸,再到13岁男生猥亵女生后被送至专门学校训诫,这些令人震惊,更引发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深刻反思。

前段时间,学校召开年级家长会,老师在会上提及马上要举办一个叫Pie Day(或Pink Day)的活动,活动主题和校园霸凌有关。听到后,我不禁思考:

校园霸凌最早出现在啥时候?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遇到此类情况有效措施是啥?

……

我们先纵向看看。

早在20世纪70年代,北欧许多国家就开始研究校园霸凌现象。据调查,校园霸凌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发生地是美国纽约市。那时,学生们之间常有小规模暴力冲突与争吵,有些学生就利用自身优势,对某些学生进行羞辱、侮辱等。但是,那时这种事件是独立的,没引起人们过多关注。

随时间推移和社会变化,特别是人员流动加快、各种文化交融、信息交互即时化的今天,校园霸凌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严重。

校园霸凌的形式可分六种,分别是网上欺凌、破坏、索要学生的财物、敲诈、性骚扰、故意忽视。我觉得其他都很好理解,唯独故意忽视有点难以理解。但,是的,故意忽视也属于校园霸凌行为,细化一下包括故意忽视、排挤孤立、肢体攻击等,而故意忽视是各国各地学生中最常见的。

我们再向全世界看一看。

商业文明的快速推进,人们自主不自主走出熟人社会,进入半熟人社会,走进陌生人社会。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模仿成人社会的交往及一些做法,逐步使得校园霸凌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尽管具体的统计数字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普遍而言,校园霸凌在城市(镇)化地区发生率相对较高。校园霸凌会对受害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还可能导致他们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在欧美国家,校园霸凌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应对校园霸凌。例如,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政策,明确了校园霸凌的定义、处罚措施和预防机制,学校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强了对校园霸凌的监督和惩处。此外,欧美国家还注重提高公众对校园霸凌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人了解校园霸凌的危害性和不可接受性,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们挖一下造成校园霸凌的因素。

自身因素:学生法律观念淡薄,没有尊法守法意识;青春期情绪起伏大,无法控制自身情绪,自控力差,处理事易采取过激行为等等。

家庭因素: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任性、骄横,做事不顾后果;有些留守儿童长期脱离父母监管,过早接触社会,养成不良行为再或者家庭长期存在家庭暴力,稍微不服从父母的要求就会遭到漫骂和毒打……一系列家庭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

学校因素:教师只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处处“摆拍”“作秀”;班级或校内出现霸凌现象,先想法隐瞒、简化、甩锅,这实际上是对霸凌行为的纵容。

社会因素:社会文化背景中存在暴力、攻击行为等不良现象。可能会影响到学生行为和价值观影视文学作品、流行歌曲、音像制品、广告、网络、海报,特别是电子游戏中存在的暴力场面及处理问题方式,会对缺乏正确认识和判断的青少年形成误导、“传染”,他们特容易模仿这些暴力方式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现代城市还有一种“准留守儿童”。父母亲忙工作忙业务,与孩子吃住在一个屋檐下,却是孩子睡了父母未进家;早上孩子出门去,与父母未谋面或无深入沟通;节假日除上课作业吃睡外,与忙碌的父母缺乏有效交流。平时说话靠“电话”,居家吃饭靠外卖,生活处处靠保姆——父母亲陪伴的缺失,易让孩子走在校园霸凌泥坑边缘。

一句话,一系列因素导致校园霸凌愈发普遍和严重。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