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历史谜案”到底有多少?应该说是数不胜数吧。其中之一,就是日本战国史上的重大谜案——1582年6月21日(天正十年六月二日)发生在千年古都——京都的“本能寺之变”。不错,正是在这场“谋反”逆变中,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织田信长死于熊熊的大火之中。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对皇帝进行的叛逆行为可以称为“谋反”,并且被列入十恶不赦的行列。在日本历史上,特别是日本战国历史上,把武将对主人的叛逆行为也称为“谋反”,显得层次低了一些。注意,对“谋反”的不同定位,是中日两国历史的“区别点”之一。写到这里,就想多说一句,忘记是哪位“哈日”学人说的了:“中国人学孔夫子的《论语》,接受的是‘信’;日本人学孔夫子的《论语》,接受的是‘忠’。”如此断然做出结论的学人,一定是没有认真阅读过日本战国史的。在我看来,日本战国史就是一部丧失忠诚的“背叛史”。
![](http://photo.jnocnews.co.jp/upfile/upfile1/images/20240208123219630.png)
日本“株式会社历史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渡边大门在《明智光秀与本能寺之变》(筑摩书房,2019年8月第一版)一书中指出:“不仅本能寺之变是一个重大之谜,本能寺之变的发动者战国武将——明智光秀也是一个谜。至今,我们只能够知道明智光秀后半生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他究竟是在哪里出生的?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青少年时代发生过什么事情,都没有具体的史料可以来证明。”其实,桑田忠亲的《明智光秀》(新人物往来社,1986年1月新装第一版)、小田和哲男《明智光秀——被捏造出来的谋叛人》(PHP新书,1998年4月第一版)也是持这个观点的。
2024年2月7日,日本滋贺县大津市政府文化财保护科爆出“猛料”,说是在位于大津市的琵琶湖边发现了明智光秀曾经筑造的“坂本城”遗址。这是真的吗?一直对日本古城抱有兴趣,并且与好友翁道逵律师一起踏访过不少日本古城的我,自然对这则讯息给予关注。
专家们称“坂本城”兴建于1571年到1572年,那正是1571年9月织田信长疯狂火烧比叡山延历寺之后不久的时候。明智光秀在这次“打、砸、抢”中立下过重大战功,因此在战后“受赐”兴建“坂本城”。在中国历史上,武将立功后,或是升官封爵,或者赏赐广田大宅,或是赏赐金银财宝,当然还有赏赐女人的;在日本战国的历史上,武将立功以后,赏钱赏女人是必须的,还有就是会赏赐筑城。难怪日本历史上最多的时候曾有四、五万座大大小小的“城”,至今也还有一万四千左右的“古城遗迹”。看看,中日两国历史的不同点在这里又显示了出来。
我们都知道织田信长青年时代曾被人称为“尾张大傻瓜”,火烧比叡山延历寺后又被称为“第六天魔王”,却很少有人知道日本用石垣筑城是从织田信长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织田信长还是日本的“筑城大王”。如果再考虑到织田信长首创“火枪”,那可真的是一手“筑城”,一手“玩枪”,做到了“两手都要硬”,掀开了日本内战史上的新篇章。
![](http://photo.jnocnews.co.jp/upfile/upfile1/images/20240208123232787.png)
日本石川县金泽城调查研究所名誉所长北垣聪一郎称“坂本城”的建筑方法叫“野面堆积”,也就是用没有加工过的石头堆积成为城墙的,而日本城堡史专家、滋贺县立大学名誉教授中井均更是说这次的发现是一个“奇迹”,因为它填补了织田信长兴建以及改建小牧山城、歧阜城、安土城的一个“空白”。
本文收笔的时候,我想到了“报应”两个字。1571年,织田信长盛怒之下火烧比叡山延历寺;11年以后的1582年,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活活被大火烧死。那些“无坚不摧”的城堡,并没有起到护身的作用。而明智光秀的“坂本城”则映衬着一场“谋反”,说它是“奇迹”,有点过了。(2024年2月8日,腊月二十九,孤独地写于东京“乐丰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