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被疫情困了三年的在日同胞,有不少正筹备着回国探亲。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花日元的,看着日元贬值,为购买力增加而暗喜,而赚日元的,却不免因汇率变化而生出“近乡情怯”的遗憾。
业界普遍认为:日元连续三年的大幅下跌势头有望在2024年结束。
理由是:随着日本央行接近退出全球最后一个负利率体系,以及全球同行降息在即,日元将会在2024年实现上涨。
然而,与外界翘首以待相对应的,却是日本银行含糊其辞的回答。日前,日本召开了金融政策决定会议,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会后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表示:“关于货币宽松政策的问题,现在很难提供精准预判。”而对于物价情况,这位行长的解释似乎更坚定些:“实现2%通胀目标的确定性在于基础物价,2025年将通过财政政策逐步实现该目标的确定性且持续性的稳步提高。”
对于植田和男行长来说,这才是摆在桌面上的议题。毕竟日本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基础,是经济和物价的发展前景以及风险因素。尽管市场对于早日实现正常化的预期越来越高,但都无法动摇2%的通胀目标的坚定执行。
就连大和证券首席市场经济学家岩下真理也公开发文表示:“我们可以确认,没有任何关于未来政策变化的信号。”岩下先生认为,日本央行将会维持此前对日本经济前景的判断,即日本经济在缓慢恢复中。不同的是,对于个人消费水平,从此前的“平稳适度增长”改为“继续适度增长”,资本投资由“适度增长”修改为“呈温和增长趋势”。
这样的措辞变化,其实也是在释放消极的信号。可见,日本央行的决定以及行长表态并没有为日元趋势提供太多支撑。虽然植田和男行长没有明确排除下月变动的可能性,但已经承认“结束负利率,言之过早。”
另一方面,日本坊间有一种观点认为,造成央行消极态度的幕后推手,是政治上的博弈。由于自民党派政治资金问题,岸田文雄政府的支持率进一步下降。日本经济新闻社与TV Tokyo在12月初开展了一次紧急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岸田文雄内阁的支持率下滑至26%,已跌至被称为维持政权的“危险水域”的水平。民众对通胀压力和经济政策的不满,持续加剧。一些人认为,这场政治动荡,将对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限制,岸田文雄内阁可能会推出政策以遏制通胀。
不管是央行的含糊其辞,还是岸田文雄首相的奋斗信念,对于寻求1月份政策线索的投资者来说,二位就像是联手打起了太极,看似有所行动,但最终结果只是原地踏步。(作者系涉日业务中国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