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本报专栏作家
 
 
 
  打印 关闭窗口
日本“牛郎店”的兴起
作者:冯玮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12/15/2022 2:05:29 PM
 

任何时代,变与不变总是如影随形,日本的“风俗店”或可对此作为证明。从日本“男色”开始出现和流行的平安时代,到今天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时代,名目各异的“男色”忽隐忽现。虽然“男色”的形式不同,但始终在不同程度上不脱离通过“色相”换取金钱的本质。今天,在日本林林总总的各类网站中,有一种“Host Club”即“男公关俱乐部”网站。

 

所谓“男公关俱乐部”,人们习惯称之为“牛郎店”。有一个“牛郎店”网站(为了避免广告嫌疑,笔者不便透露其名称),链接范围南至冲绳,北至北海道,搭载店铺870家,有从业人员16238名。该网站既有实体店铺、男主介绍、男主博客,还有商品促销,花样繁多。那么,“牛郎店”是如何兴起的呢?

“牛郎店”是在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可以认为,“牛郎店”的兴起,是人“温饱思淫欲”的本性使然。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行,使繁荣的日本经济锦上添花,也使家庭主妇手里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中国有种说法,“男人有钱就变坏”。实际上,女人有钱也会变“坏”。当时,有些日本主妇对西方的交谊舞产生了浓厚兴趣,可丈夫忙着赚钱,哪有时间陪太太跳舞? 但是,市场经济社会,有需求必然会有供给。一个叫爱田武的人敏锐地发现,这是个很好的商机:何不满足这些有钱有闲的太太们的这一欲望?于是,他经过考察和谋划,成立了一个专门取悦女性的“牛郎店”,并且取了一个有点俗,但并非俗不可耐的名字,叫“爱俱乐部”。“爱俱乐部”应运而生,当然颇受欢迎,而且生意日渐兴隆。

 

之后,经过不长的时间,“牛郎店”在日本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著名占卜师细木数子说,她曾在3年时间里光顾过各种“牛郎店”。按照她的说法,“一般有身份的客人在牛郎俱乐部逗留时间一次不超过30分钟,逗留30分钟以上的是乡下人。去了以后,挑选自己喜欢的牛郎坐台,点一瓶最贵的红酒,小酌一点,30分钟以后离开的就是最讲究的客人。”“逗留时间一次不超过30分钟”似有夸张之嫌,至少,去“牛郎店”的大都不是像细木数子那样的客人。但在牛郎店消费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似毋庸置疑。

中国诗仙李白有诗云,“人生得意须尽欢”。但在日本,女性经常不是因为得意,而是因为失意而去牛郎店“寻欢作乐”。“牛郎”的工作往往是陪失意的女性聊天,倾听她们的叙诉,抚慰她们的寂寥。“牛郎”都经过专门培训,无论点烟、倒酒、递毛巾,都有技术含量。他们的谈吐也不会“无的放矢”。

按照规定,牛郎“卖笑不卖身”。一般客人不可以把牛郎带走。但是,私底下的约会另当别论。毕竟,牛郎也能满足她们对异性的生理需求,这和以男性为对象的“风俗店”似乎没有区别。不同的是,牛郎在街上“拉客”没有被明文禁止,而他们的女性同行连在店门口抛头露面都不被允许,遑论拉客。据调查,牛郎月收入一般不会少于200万日元,而“红牛郎”的月收入超出千万日元也不鲜见。他们为何能有如此高的收入?这是下一期“玮言大义”要讲述的内容,敬请期待。(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