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本报专栏作家
 
 
 
  打印 关闭窗口
当科技遭遇人类伦理日本会怎么做
作者:王 鹏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发布时间:7/23/2019 12:01:22 PM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新型出生前诊断”的技术,正在日本社会引发广泛争议。这种技术能够通过孕妇的血液,检测出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对防范出生缺陷有着重大作用。而另一方面,这种技术却产生了重大的伦理问题。为此,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设置专题研究组开展讨论。受此决定的影响,日本产科妇科学会也紧急刹车,叫停了扩大检测机构的方针。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新型出生前检测技术比以往的技术更简便、风险更小,正在日本快速普及。可是,在不少日本人看来,出生前检测涉及到“生命区别对待”及“生命尊严”等深层次的伦理问题。因此,日本政府让大家“等等”,先针对这一问题讨论讨论,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013年,新型出生前诊断技术在日本投入临床研究。截至去年9月,已经有6万5000人接受了该检测。在血液和羊水等检测中出现阳性的886人中,有819人选择人工终止妊娠,占到了总人数的九成以上。

当事人的决定自然应该被尊重。但是,在胎儿阶段判定是否有特定疾病,涉及到了“生命区别对待”。而且,出生前检测往往导致“以胎儿异常为由终止妊娠”,并不被日本现行法律认可。

去年,中国发生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世界引发轩然大波。破坏生命伦理的行为,正在威胁人类的未来。从本质上看,无论基因编辑还是出生检测,都是给人类生殖带来重大变化的技术。人类社会究竟能够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些技术,边界又在哪里,必须开展广泛讨论。日本厚生劳动省设置专题研究组,就是为了寻求共识。

日本产科妇科学会作为行业协会,此前出台了增加出生前检测机构的方针。除了拥有辅导体系的大型机构,很多小机构也被允许开设出生前检测业务。这一新方针被认为“只顾行业利益,不顾社会责任”,遭到了人类遗传学会的强烈批判。日本厚生劳动省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非常重视,认为“出生前检测存在各种争议,会让妊娠者感觉到不安”,决定成立专题研究组。日本产科妇科学会也就此表示:“政府一直没有确定方针,相信今后政府会负责任地应对。”

确实,由于出生前检测在日本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很多没有资质的机构为了赚钱,大肆开展各种花样的检测,给受检者带来了巨大风险。因此,日本厚生劳动省此次设立专题研究小组,还有规范检测机构,防止“黑机构”横行的意思。一旦日本各界就出生前检测达成共识,日本厚生劳动省将会出台带有强制力的规范,让民众享受到正规的服务,减少各种医疗风险。

当突飞猛进的技术遇到人类伦理,究竟该如何处理?这是世界各国如今面对的共同难题。日本让民众先“等一等”,全社会形成共识后再予以应对的作法,值得借鉴。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