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可以讲这样一句话——“俄乌战事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比如,日本主流媒体之一的《每日新闻》,5月7日在国际版发表了夺人眼球的报道——大标题是《非洲面临食品危机》,副标题是《小麦对俄罗斯和乌克兰过分依赖》。从题目上让人们感到这是俄乌战事的外溢效果。但是,如果进行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其中还有更加深层的原因。
第一,我们应该看到,俄乌战事的确对非洲的食品短缺造成了影响。据国际组织的统计,近年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出口,占世界小麦出口的四分之一。而整个非洲进口的小麦,40%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俄乌战火纷飞之际,这种小麦的出口受到影响是必然的。这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生的事情,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那种自以为是的“单边主义”,实际上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的美国,是很少把粮食出口到非洲的。
第二,我们应该看到,造成非洲食品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自从俄乌战事爆发以后,美国带领欧洲许多国家以及日本,对俄罗斯开展一轮又一轮的制裁。全世界目前有一万多种制裁措施,已经有8000多种用在俄罗斯身上了。这其中的制裁措施之一,就是禁止俄罗斯的对外出口。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种禁止出口的措施,让俄罗斯失去了许多订单和订户,势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对于非洲来说,这种禁止出口的措施,让非洲产生了食品短缺危机,直接威胁了非洲民众的生存和生活安全。非洲民众并不是俄乌战局的当事人,他们却因为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而身陷粮食困境。这再次说明,经济制裁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伤人,也可以伤己。
第三,我们应该看到,这是美欧日搞乱世界的一种图谋。俄乌战事爆发之前,美国通过乌克兰对俄罗斯“拱火”。当俄罗斯真正“发火”以后,美国、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对乌克兰是“煽风点火”,唯恐这场战事地域不够辽阔,唯恐这场战事级别难以升高,唯恐这场战事时间不够长久。他们投入的军火援助,其速度之快,其种类之多,其途径之广,都可以用“完美”两个字来形容。
但是,面对非洲的粮食短缺,人们却看不到美国、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有什么紧迫感,也看不到他们伸出的粮食救援之手。以往,人们曾经认为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而近年来的世界变局,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美国等一些国家是世界和平的“麻烦制造者”,他们采取是一种“管杀不管埋”的做法,打着种种价值观的旗号,让一个国家陷入战乱状态,但绝对不会真心帮助一个国家战乱后的重建。
看看也门、看看伊拉克、看看阿富汗,我们就会明白这一点。所以,这个时候,美欧日大喊非洲粮食短缺,是他们“甩锅”的一种表现,是对国际化话语权的另类操控。实在值得人们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