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不仅是日本新的财政年度的开始,更是日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入园”、“入学”的季节。与往年日本街头光景不同的是:刚上小学一年的小朋友们,不仅依然是背着牛皮方砖包、带着小黄帽欢快步行,今年是过马路的时候,还必须排队把右手高高地举起来。
有人会说,早就知道日本一年级小学生过马路的时候要把右手举起来的事情呀!我则想细说:的确,这种事情早已有之。但是,1978年日本警察厅修改《交通安全教则》的时候,把有关“小学一年级学生过马路时要举起右手”的规定给删除了。这样,此情此举就成为了“选择项”,而不是“必答题”了。
今年4月开始实施的新的《交通安全教则》,再次恢复了有关“小学一年级学生过马路时要举起右手”的规定。屈指计算,这是时隔43年的“复旧”。
复旧,总要有复旧的道理。专家告诉人们:与欧美诸国相比,日本交通事故的死难者中,步行者占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这其中,有不少是孩子和老年人。造成这种惨状的深层原因是,日本社会流行着一种“车辆优先”的观念。毋庸讳言,机动车辆在日本出现的时候,不仅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一种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种富裕的显露、一种权力的象征。可以这样讲,多少年来,“车辆优先”的观念已经在日本深入人心了。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伴随着对生命的日益重视,“步行者优先”的观念在日本萌发出来。而新旧两种观念的博弈常常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按照现行的规定,不要说在有信号灯的马路人行横道上是“红灯停,绿灯走”,在没有信号灯的马路人行横道上,也是机动车见到有步行者的时候,就有自动停车的“义务”。
但是,任何规定成为“义务”的时候,都会变得缺乏刚性和硬性,甚至变得具有弹性乃至疲软起来。据日本汽车联盟(JAF)的调查,虽然说在没有信号灯的马路人行横道前,看见步行者就停车的车辆在不断地增加,但2021年8月这种停车只占应该停车的30.6%。这还是日本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在人行横道妨碍步行者的个案则是持续发生,仅在2019年就被举报出来大约29万件。
至于为什么会看见步行者在人行横道仍然不停车?肇事者的回答“百花齐放”,其中居然有这样的理由——“如果我停车了,对面的车辆不停下,不是照样有危险吗?”“我无法判断步行者在人行横道上到底是走还是不走”……我猜想,交通事故死难者的家属听到这样的回答后,一定是怒不可遏地想上前对肇事者抽上几记耳光的。
现在,日本新的《交通安全教则》明确规定:“步行者举手等动作是向驾驶员明确传递的通过马路的意志”。为此,我特意向任职报社所在地域的日本警察署有关人员请教了“等动作”中还包含什么?他们的回答是“包括步行者面向机动车辆等等动作”。日本社会的“暧昧性”特征,在这里又一次凸现出来。
好在日本不仅仅是恢复了小学一年级学生过马路人行横道时要举起右手的犹如往日“黄花菜”般的规定,同时还对驾驶员开展相关的教育。在考取驾照的时候,这更是一个看起来是白白拿分的“必答题”。
改革,似乎总是与“创新”相辅相成的。其实,日本的这件事情告诉人们:改革,也可以与“复旧”并驾齐驱的。这种“复旧”,不是简单的“复旧”,而是对改革经过实践检验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复旧”,是继续植入并推广“步行者优先”观念的一种“复旧”。不管什么规定,都应该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