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
 
 
 
  打印 关闭窗口
卢森堡大峡谷走行记
作者:黄凤莲  来源:日本华侨报  发布时间:4/19/2022 2:28:51 PM
 

我们在卢森堡最怯的事情,应当是到没有去过的地方玩。卢森堡语言种类繁多而混杂。除了卢森堡语,还有人讲英语、法语或德语,连比利时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等都有人讲,那里几乎囊括了欧洲所有的语言,然而会说中文的除了华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我们在卢森堡是人生地不熟,行人又稀少,即便问路也困难,若没有朋友陪伴,每次出游都是一场探险,更何况去大峡谷,林木杂生,高深莫测,弯弯曲曲,方向难辨,令人惶恐不安。

我们的第一次大峡谷之旅是祖孙三人。先乘公交车到爱乐音乐厅,路过欧盟议政厅和米莉亚大酒店之间的小树林,便走进了壮观的古堡群遗址。那里有各种肤色的游人出出进进。那些防御工事年代久远,块块巨石累积建造的古堡要塞,印记着卢森堡中世纪的沧桑。沟壑深邃而凶险,通道幽暗而曲折,石梯狭窄而陡峭,古堡塔顶高耸,壁垒森严,有说是法国占领者建造。吊桥是堡垒与外界的唯一通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说古堡内部可同时容纳千军万马,暗道四通八达,与其它堡垒沟通,直接调度兵马,后来我们去过的波克崖瞭望孔与此相隔几公里,其间就有连接。这里早在1994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参观了这些遗址,顺着林间小路向深处走去,看到一段断壁残垣处立着一座石门,穿越石门,乱草丛生,荆棘缠绕,野果垂手可得,蘑菇俯拾皆是,而面前竟是陡壁悬崖,崖下大峡谷的民居依稀可见。沿着崖壁又是一道工事,不过年久已毁,一条蜿蜒小路盘旋渐入深谷。我们拨开藤蔓,攀附杂树,顺崖上脚印踏坑而下,只见眼前横亘一道铁轨,原来大峡谷到了。跨过铁道,生长着稀疏野草的宽阔的道路平缓地延伸,柳暗花明,逐步引导我们进入了大峡谷居民街道。

我不知道卢森堡的老居民为何喜欢住在大峡谷里,也不知这里史上是否发生过水灾。我们信步而行,一条大河在谷底流淌,水流清澈而湍急,一种碧蓝的绿头野鸭在桥头戏水。我们在石桥上观赏,外孙女把饼干掰碎洒向鸭群,逗得鸭子们纷纷游聚一起,争相啄食。原来我们已经来到跨越大峡谷的高高的红桥之下,上下悬差几近百米。横跨河道上方的还有两边有扶墙的栈道,恰似一条空中走廊,两端各有一个桥头堡,当时正在举办一个展览。紧邻一座古老的水塔,记录着大峡谷里的居民老祖取用自来水的既往。

当我们用电话联系到一位卢籍华人朋友时,惊喜地得知她就生活在临近的楼房。这下好了,我们有了向导,我们按照她的指引沿着石壁一路下坡,一直到大峡谷海拔最低处。看崖上,石壁陡峭,游人如织,高楼鳞次栉比,古树参天。观崖壁,几多洞穴,地下监狱,工事,暗道关卡,瞭望孔,这些工事的地下都是相通的。看崖下,红果绿树,小桥流水,楼堂馆所。美哉,绿色城市!立体城市!走进西餐厅,正好有好像文艺圈人聚会,店主没有拒绝,依然接待我们娘仨就座午餐。坐直梯回到地面,到了市中心,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展现眼前,这一天我们好像完成了一个古典到现代的穿越。

一周过后, 我们又一次来到这里,从市中电梯直入大峡谷底,一路爬坡,越过一座高大的石门关卡,拾级而上。哇哟,原来这是我们曾在谷底仰视过的崖顶走廊,平坦而宽敞,一旁好像是欧洲古典风格的大公府后院建筑,一边是悬崖陡壁,钢铁铸造的栏杆保护行人安全。人称这是欧洲最美的露台,果真名符其实。在露台漫步,可以鸟瞰这段大峡谷全貌:古典建筑群,六百年历史的石桥架在谷底小河上,潺潺碧水从远处流过来又绕着崖底流去。藤蔓缠绕高树,落叶树干长满苔藓。一座百年以上的铁路桥也跨越大峡谷上空,此时正好有火车隆隆路过。卢森堡的机场就在附近,偌大的飞机巧合穿越大峡谷上空,这一瞬间,古典和现代和谐交汇!这里是旅游者必到之地,我们在这里见到重庆大学的学生团,倍感亲切。前行,就到了制高点波克崖,这里上下悬差超越百米!可以走进工事瞭望,看到暗道入口。我似乎感受到中世纪冷兵器时代的血腥,仿佛听到当年铁马嘶鸣。悲哉,多少壮士血染此崖!

其实,我们祖孙三代居住的屋后,就是长满了树木的森林大峡谷,我也不知这些峡谷是否都首尾相接,反正这一段无人居住。一个晴日的上午,我和外孙女从公交车站后的小道进去,顺着林间曲折蜿蜒、时陡时缓的倾斜小路,走进谷底。谷底好像比上面暖和。还发现沿途放着水泥管的一条土路,估计将来要在谷底旁修路。我想,沿着这条路走过去,再顺着管子回来是不会迷路的。谷底更深,灌木丛生,荆棘塞路;古树参天,朽木横卧;松青柏翠,笔直高耸;树根盘旋如龙,苔藓润滑似毯;紫黑木耳覆盖木桩,淡白蘑菇散布湿土。杂草还没枯萎,藤蔓间有焦黄,小野花好像不知时令,还在零星开放。而远处,峡谷对岸的山峦上,冬日的森林在阳光下变成一片金黄。

外孙女一路走一路跳,看不够的原始大森林自然风貌,渐行渐远。我们来到峡谷深处,见到一潭碧水如镜,此时,蓝天、白云、绿树、衰草一齐倒映水面,好像一幅清淡的水彩画。我们不知不觉已步行两个多小时,而我迷向了,感觉中午的太阳跑到了西天边!我决定领着外孙女返回。回去是上坡,我们一老一小很快就感到累了。我正犹豫时,“姥姥,公路!”小姑娘高兴地喊起来,原来她看到对面的公路和汽车,还看到林木工人的班房和修路工人的工场。我们有了信心,继续前行,远远地看见了一幢大楼。这孩子的脑子灵光得很,她说:“姥姥,这是我们上周去边城时路过的那个大酒店,我们可以坐车回去啦!”她飞奔过去,果然有公交站,我们轻松顺利地返回住所。这次虽有意外收获,反思此行,有点后怕。但想想我们在国内时为了看森林和草原,从北京一路奔波到内蒙古,来回要好几天,而在卢森堡,几步就到大森林,也值得!

而我一个人到峡谷更有些冒险了。一次趁女儿带孩子去游泳,我自己去散步了,从欧尚西门出发,原意是看一看正在建筑的楼房,细细地观察他们密密实实的粗钢筋骨架,为保护小树而绕行的隔板,还有高高的蓝领雕塑。可后来我看到一条公路伸向一个村庄,引起我的兴趣。我顺路而下,越走越深。发现两旁的民居独居独院,有新有旧,各有特色,不像我们国内整齐划一,他们大都依坡而建,临街有石阶扶手上下,爬山虎覆盖墙壁。我们家乡常说这样墙壁容易潮湿,这里太阳光少,为何竟不怕潮?路上几乎不见行人,我走到丁字路,看到了一所高高的古老教堂。拐进一条路后,又见宽阔的街道两旁都是民居,门户朝街,没有防盗门窗,有的门前停车。发现有9路公交车,好想坐车返回,但不知9路车开到哪,几次想问,可怜语言不通!越走越深,我料定进入了另一端的大峡谷。不同的是,这段峡谷很窄,一条路,两排房,后边是土质陡坡,杂树乱藤,可见谷崖建筑及林木。我实在走累了,原路返回,一路歇了几回才到家。

那次散步,我走了足足有十公里。可也长了见识,峡谷不都是一样的,有宽有窄,有主干有分支;有的适合居住,有的荒无人烟;有的是土壁,有的是石崖;有的谷底有河,有的一片干涸。后来我们去了波克崖,又见到9路车,才知可以坐上这趟车去卢森堡市中,也知晓了9路车是从机场开过来的,心里总算有数啦,之前全是语言不通惹的祸。

有机会我想再走走看看,心中不慌,细观风光。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