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问诊,是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环节。尽管日本健康保险制度对于诊疗医药费的报销力度很大,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报销后的自费部分仍然是一笔不容小觑的开销,所以,适时了解日本的相关政策调整,也是在日生活的华人华侨们应该留心的“功课”之一。
2022年4月开始,两年一度的诊疗报酬改定又要开始了。所谓的诊疗报酬是医药费的意思吗?这项定期改定对于家庭出支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或许这是很多华人华侨尚不了解的问题,本期笔者将对这项规定做一解读,希望能有助于大家知悉这一政策。

所谓的诊疗报酬,不同于普通医药费的概念,而是指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换言之,患者在前往诊所、医院或药房等医疗机构寻医问诊的时候,医疗机构会提供相应的诊疗服务,例如医院的诊疗、诊所的检查、药房的配药等。对于这些服务项目,患者也是要付钱的,这笔费用在日本就称为“诊疗报酬”。
众所周知,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中,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自由诊疗”,患者可以自己选择方便的医疗机构以及信任的主治医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诊疗报酬被患者当作是对医生个人的谢礼而成为惯例。
与普通的小费不同,诊疗报酬的定价不是患者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参考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就诊机构的业界口碑和规模,主治医生的经验及资格等因素综合确定。
日本在1927年实施健康保险法后,诊疗报酬也被作为保险项目被纳入到医疗保险制度之中。从那时起,诊疗报酬的定价,就由政府和日本医学会共同确认,由政府根据医疗保险缴纳的人数将一年的诊疗报酬总额一次性预付给日本医学会,再由医学会将诊疗报酬分配给各都道府县的医学会,由当地医学会根据医疗机构的工作量,根据工作点数计算报酬支付给各个医生。通常,1点相当于10日元。
根据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诊疗报酬也在保险的报销范畴之内。但与药品的明码标价不同,诊疗报酬是对诊疗活动的相关服务支付的报酬。因此诊疗报酬的定价,取决于该项医疗服务的技术评价以及医药品的价格和医疗材料的价格。可以说,诊疗报酬的价格评定,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综合性核算。对于患者来说,这项核算并非私下进行,而是开诚布公地体现在诊疗药费单据上。
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后,付款时可以领取收据,即“诊疗明细书”,在上面记载着医疗行为的点数。这就相当于本次诊疗过程后要支付给医生的诊疗报酬。同样,这笔费用也享受原则上30%的报销比例,即患者本人只需要承担30%的医疗报酬即可(老龄者报销比例更高)。
诊疗报酬的点数计算,原则上每两年修改一次,而本次的修改自2022年4月1日起实行。
本次修改的最大亮点是,不孕不育治疗被纳入到医疗保险中,也就是说从今年4月份开始,人工授精、体外受精、显微受精这类尖端治疗都可以享受医疗保险。而且,不仅是合法夫妻可以享受这项政策,连事实婚姻的男女也可以享受。

与之相对应的诊疗报酬的点数计算,也被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设定,这让原本很难估算成本的不孕不育治疗,在今后也更容易明确费用金额,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求子心切的夫妇们的经济负担。(作者系在日中国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