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侨报时事评论
 
 
 
  打印 关闭窗口
【评论】中德关系在后默克尔时代能否理性务实前行?
作者:李杨  来源:日本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12/3/2021 4:08:46 PM
 

“默克尔时代”正式结束。

据德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24日下午,德国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已就联合组阁正式达成一致,并发布联合执政协议。德国社民党主席朔尔茨将在12月接替默克尔出任德国总理。在三党发布的联合执政协议中,围绕对华关系的表述占据德新政府外交政策部分大量篇幅,称“将在欧盟一种政策框架下支持民主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并就新疆、香港事务说三道四。结合协议相关表态,“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能否采取务实对华政策、中德关系能否继续沿着理性务实轨道前行,不仅令人感到担忧。

候任总理朔尔茨1958年出生于北威州,后随父母移居汉堡。1975年,朔尔茨以高中生身份加入社民党。与默克尔类似,朔尔茨也是一位低调的实用主义者,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1998年至2011年,朔尔茨任德国联邦议员,曾为施罗德削减过高福利的劳动市场和社会改变变化,2007年至2009年还曾在基盟-社民党的联合政府中出任劳工部长。值得注意的是,现年63岁的朔尔茨可谓德国“高龄”总理,此前只有两位在接管总理府时年纪比他大,一位是战后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另一位是第三任总理艾哈德。

结合德国三党发布的联合执政协议不难看出,此前默克尔政府时期所积极奉行的稳健对华政策将出现变化,这意味着中德关系在短期内将迎来新的挑战。然而,从战后中德长期交往的历史来看,合作共赢始终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主流和历史经验。

首先,德国新届政府成立后,中德之间难免出现一个摩擦期。一方面,默克尔政府相对稳健的对华政策并非一日形成。2005年,默克尔当选总理后,曾对中国毫不留情批评,对中国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并且还与达赖喇嘛会见,致使中德关系一度恶化。另一方面,德国绿党和自民党长期远离政坛,缺乏与中国打交道的经验,难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事务。因此,参考过往中德交往史以及德国现执政党自身局限性,预计中德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个临时性的摩擦期,但就像十几年前默克尔意识到中国重要性后,开始构建务实对华政策一样,相信德国“红绿灯”组合在被事实“教育”后,也将能明白搞好对华关系的重要性。

其次,中德经贸合作根基牢固,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2005年,默克尔就任总理时,德国GDP是2.8万亿美元,中国只有2.3万亿美元,而默克尔卸任当下,德国GDP增长到3.8万亿美元,中国已达到14.7万亿美元,增加了6倍之多。中德相互间的经济体量差不言自明。此外,据中方统计,202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920.9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中方出口868.3亿美元,同比增长8.8%;进口额为1052.6亿美元,同比增长0.2%。据德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连续5年蝉联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德国是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截至2021年2月底,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11370个;截至2021年2月,经中国商务部核准的中国累计在德国全行业投资存量为162.1亿美元。中国与德国之间如此深厚的互利共赢经贸合作根基,不是德国任何政党或政治家所能轻易扭动影响的,而从中德之间一个个具体的经贸数字也不难看出,德国经济离不开中国市场,疫后德国的经济复苏更加需要中国。

最后,中德携手才能有力维护全球和平稳定。作为多极世界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德合作对于维护全球治理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霸权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中德唯有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才能互利共赢。正如默克尔一个多月前在受采访时所言,“与中国完全脱钩是完全错误的,这将对德国和欧洲造成伤害”“不管是德国还是欧盟,未来都应该继续深化和中国合作关系!”因此,对于当前广受德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疫情、气候、恐怖主义等问题,朔尔茨及德国新届政府需要明白,若想推动任何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而唯有深化与中国的团结合作,才能推动一些全球性问题的具体解决。

中德两国将于2022年迎来建交50周年。鉴于两国关系即将迎来新的历史起点,希望朔尔茨团队能继续采取稳健务实的对华政策,推进中德关系朝着更高层级迈进,而不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或被某些大国牵着鼻子走,造成中德关系不必要的倒退。(作者为青年国际问题学者)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