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本报专栏作家
 
 
 
  打印 关闭窗口
【中日指南针】当听到日语起源中国论后
作者:黄亚南  来源:日本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11/19/2021 12:26:44 PM
 

“慢慢走,欣赏啊。活着不易,品味人生吧。”

这是前不久去世的学者李泽厚先生留给我们的一句哲言。其实,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创造过程中非常需要的态度。细细想来,当年洛阳纸贵的《美的历程》本身不就是这种思想的完美体现吗?而黄贺强所著《方寸艺术:日本藏书票之话》(浙江大学出版社)也指出,很多日本藏书票看似信手拈来的手笔,但实际上往往是版画家严肃思考之后、独具匠心的创作。在一个非常小的艺术领域这种被称为游心的游戏心态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正说明了游戏心态在严肃的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上一期,笔者论述了在生活中游戏心态的重要意义,但意犹未尽。因为当世界局势变得越来越严酷,而我们却没有话语权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拥有一种游心来创造性地生活下去。

德国的学者送来了一种让很多人难以用平常心接受的材料,他们说,日语韩语都起源于中国东北部的农耕民。这种观点并不是网络之间的小道消息,而是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上的学术论文的结论。这样的研究本来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按照地球上的人类都来源于30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女人的说法,可以说日本人韩国人都来源于9000年前辽河流域的一个农民,这显然就非常刺激了。

撇去对这个结论直接攻击的言论,竟然还能看到很多学术性的质疑。有人指出,5年前,就有欧美学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用科学的方法得出现在世界上大家其实都在使用相同的语言这样的观点,也就是说人们使用了相同的语音,这与现在生活的地方以及祖先的来源毫无关联。这样不知所云的引用,实际上是想用学术的外衣来否定德国学者的意见。这应该是比较高级的愤青了。而学者就不能这样愤青了,所以,有学者选取了这篇论文的附带论及的观点来冲淡整篇论文的冲击性。论文指出辽河流域种植的黍与黄河流域种植的黍种类是不同的,所以,民族也是不同的。这样,读者就能规避日本民族来源于辽河领域的违和感。

这些否定说明很难让人以平常心来接受本来不愿意的东西。只是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没有科学的研究是不能推翻这个结论的。如果看着不舒服,倒不如用一种游心来看待这个结论。根据日本的考古研究,在7000年前,日本就有人类活动了。那也就意味着史前古人只有2000年的时间就要从辽河翻山越岭,渡过大海来到日本。这在生产工具极不发达的时代是如何做到的呢?更为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古人为什么要放弃比较生产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而迁徙到更为艰苦的地区去呢?这样去思考的话,或许能引发出新的发现来。

细细的品味可以带来更多的发现。游心不仅能带来和平,也能带来创造性的事物。(作者系全球共生学院院士)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