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本报专栏作家
 
 
 
  打印 关闭窗口
从东京奥运会看日本的悲情文化
作者:梁云祥  来源:日本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8/17/2021 1:42:00 PM
 

8月8日,疫情之下持续半个多月的东京奥运会终于结束了,至于这届奥运会是否成功,当然各种评价不一,不过总体上还算比较顺利,即在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仍然严峻的情形下基本上贯彻完成了此次体育盛会想要体现的“希望、团结、和平”的宗旨,在预先所担心的疫情并没有大规模扩散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比赛,而且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作为举办这次体育盛会东道主的日本,自然更不容易,在疫情肆虐的情形下不得不举办已经推迟了一年的奥运会,既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也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虽然赛场几乎都是无观众竞赛,但组织管理工作仍然巨大而繁重,对日本的经济、科技实力和社会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该说,日本给世界交出了一份至少及格的答卷。

当然,也有一些对这次东京奥运会不满的声音,比如一些国家的运动员认为住宿条件太过于简陋,食品安全也存在一些问题等等。此外,对这次东京奥运会吐槽最多的恐怕是对其开闭幕式节目表演的评价,其中有些节目被认为其内容色调都太过阴冷晦暗,不符合奥运会应该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精神,甚至有些节目阴森恐怖,被人们指责为像阴间一样。至于为什么这些节目给人们以如此负面不好的印象,自然也是有各种说法,比如有人认为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节目想要表达对由于新冠疫情而逝去生命者的纪念,甚至还有人说是为了纪念8月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冤魂。

尽管谁也不能绝对否认设计某些节目时是否真有上述被指责因素的考虑,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由于不同文化所致,即日本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悲情文化”,追求的也是所谓的“物哀美”,即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的最后结局都是走向衰落和消亡,而走向这一结局的过程本身就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一种具有美学意义上的享受,比如日本人之所以酷爱樱花短暂的盛开及其在风雨中的纷纷飘落,就正是体现了这种哀伤的美,而表现这一“物哀美”过程的色彩日本人也更愿意使用一些黑白单调的原始本色来表现,以衬托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尤其对中国人来说,对于日本文化中的这种悲情意识更加难以接受,尽管人们常常说中日两国文化非常接近和相似,甚至还有人说同文同种,但其实从根本上来说,相对于日本的“悲情文化”,中国文化应该定义为一种“乐观文化”,即强调和喜爱那种热情欢快积极向上和色彩鲜艳的东西,对世间事物的描写也大都归于一个美好圆满的结局。因此,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在奥运会开闭幕式这样本来应该体现积极向上欢快气氛的活动中却出现那些晦暗悲伤甚至阴暗恐怖画面,实在是难以恭维,当然更谈不上欣赏了。

当然,据说也有些日本人对此次东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表示不满,比如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就公开表示不满,但也并不是指责其阴森恐怖,而是觉得太过简单,或者还有人说是因为其中注入了一些后现代的因素而不被人理解,比如有源于日本的舞踏等。总之,并非所有的不满都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眼下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与日本社会越来越国际化,其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正处在崩塌和重构的过程之中,也并非所有的日本人都能够接受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悲情因素,不过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本底色还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的。(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关系学院教授)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