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日本华人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窗口
刘以雷访谈:凝心聚智接力奋进
启航百年新辉煌
作者:王镜榕  来源:中宏网  发布时间:8/26/2020 5:48:56 PM
 

8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强调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日前,中宏观察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刘以雷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接力奋进谋划新篇章

中宏网记者:总书记8月24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您对这次会议的重要精神有怎样的领悟与解读?

刘以雷:我认为这次会议十分关键,非常重要。第一,从时间节点来看,十分关键。今年是“十三五”收官、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明年进入“十四五”时期,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坐标。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10月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关于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7.30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决定,到10月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只有仅仅两个月余,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在此期间召开的这次会议,应当说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既是对7.30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开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一环。

第二,从议题来看,非常重要。这次会议是听取专家学者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关系到我们党、我们国家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和挑战,当然也蕴含着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业界翘楚为国献策为民发声

中宏网记者:这次经济和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林毅夫、樊纲、江小涓、蔡昉、王昌林、朱民、陆铭、张宇燕、郑永年等9位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您如何看待这9位专家和他们的代表性?

刘以雷:这9位专家,有多位我都很熟,有不少还在一起参加过各种会议,都是业界的翘楚,都是国内知名专家,像樊纲、林毅夫和郑永年等都是世界级的大家。从研究的领域来看,既有经济学家,也有其他方面的专家。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和深圳,囊括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北上广”一线城市。从智库机构类型来看,有的来自国家直属综合性研究机构,如蔡昉;有的来自依托部委、高校科研机构形成的专业性智库,如林毅夫、江小涓、王昌林、朱民、陆铭、张宇燕、郑永年,而江小涓和朱民等他们过去都曾经在政府部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有的来自基础较好影响较大的社会智库,如樊纲。报道中提了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的身份,其实樊纲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这9位专家供职单位除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4个单位外,其他5位专家供职单位都是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同时,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不仅仅只有这9位,这9位专家是作为发言的专家代表。根据会议报道,参会的其他专家提交了书面发言。所以我认为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

中宏网记者:这次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从“十四五”规划方法论上,你觉得体现了总书记怎样的治国理念,对地方谋划“十四五”规划有什么重要意义?

刘以雷:从方法论上看,我认为这次会议生动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治国理念。对谋划“十四五”规划至少有三条重要方法:一是注重规划引领作用。我国从1953年开始一直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5年为周期的安排和谋划。这种安排和谋划在“十五”以前叫做“计划”,从“十一五”开始改为“规划”,这也表明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60多年的实践证明,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促进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8月上旬,总书记专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7月下旬总书记主持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了企业家对“十四五”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一个月刚刚过去,总书记又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由企业家到专家,由实践者到理论工作者,总书记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以实际行动带头落实这一工作部署。既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的具体体现。

三是重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总书记在2014年10月深改组第六次会议中强调,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这次专家座谈会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会上9位专家代表做了很好的发言,参会的其他专家提交了书面发言。总书记带头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注重规划引领作用、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重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不仅作指示提要求,而且躬亲示范,以上率下。这对我国和各地谋划“十四五”规划,不仅提供了方法论,而且还树立鲜明的导向。

 

"新发展"思路日益系统和成型

中宏网记者: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您如何理解这个新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又有哪些发展新思路?

刘以雷:我认为这个新发展阶段,指的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仍然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新发展阶段总的判断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

总书记在这次会上的重要讲话,有很多带"新"字的提法和判断,有的是党的十九大提法的延续和深化,有的是最近新的提法,给人总的感觉是发展思路与时俱进,"新发展"思路日益系统和成型。梳理"新发展"思路主要包括: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库领军人物

中宏网记者: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您如何看待智库的作用,对智库建设有什么建议?

刘以雷:在当前形势复杂严峻,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一方面反映了当前谋发展做决策的艰难,要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支撑,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这既为智库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也为智库理论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实践的"富矿"。另一方面,反映了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重视智力资源和智库建设。也说明了智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各级党委和政府作出了榜样。

我认为智库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智库拓展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参政、议政的渠道,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二是智库集中了不同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研究经历的不同领域专家,具有广泛的互补性、巨大的知识优势和团队组织优势,是科学决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一环。三是智库凭借与政府决策的特殊关系以及专业政策研究者的身份,在公共外交,特别是中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增进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方面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当前智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切实管用的咨政建言,要密切关注与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创新,强化新型智库的社会舆论引导能力,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

高度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并使之制度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执政思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部署。总书记要求要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部署以来,在党和国家层面落实的相对较好,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是,在地方层面,落实情况还不理想。针对现实情况,我认为,一是抓紧制定具体的国家智库决策咨询工作规则和办法,将智库研究报告、出席决策者主持的座谈会、参与重要文件起草等多种形式的智库咨询纳入决策程序之中。二是提升咨政建言和大政方针阐释能力,为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提供战略决策支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推进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对接。解读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及时客观评论社会热点及公共事件。三是重视和支持智库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推动智库、政府之间研究人员的有序流动。四是加大政府履职辅助性事项服务购买力度,特别是在课题研究、政策(立法)调研草拟论证、战略和政策研究、综合性规划编制、社会调查等领域中适宜由智库承担的服务事项购买力度。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