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侨报时事评论
 
 
 
  打印 关闭窗口
日本流防疫抗疫模式到底入不入流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发布时间:6/11/2020 9:19:41 AM
 

 

日本解除“紧急事态”后,不得不面对一定程度的疫情反弹。位于福冈县的北九州市出现连续集团性感染,东京则拉响了红色警报,一系列的紧张都让外界对日本疫情悬着的心无法落下来。一边是不封城、不尽收尽治却未产生爆发式增长,一边是“拖泥带水”,朦胧暧昧,总让人感觉一波未平,一波已起,却早早地恢复社会生产和生活。

这也让日本独树一帜的防疫抗疫模式受到了更多关注和评议。褒贬不一之中,“日本流”入不入“流”仍然不是一个过时的问题。相反,随着疫情在全球常态化趋势加强,对其做个再探究也很具有参考意义。

在笔者看来,“日本流”具有突出的“三不”特点。一是不举全国之力。日本作为高度地方自治型国家,中央政府更多起引导和表率作用,各行业间也不乏合力与协作,但安倍政府的抗疫之路充满着中央和地方“相爱相杀”的意味。全国民众虽对中央政府出台何种措施充满期待,但不难看出,更多的地方城市则有自己的想法、节奏和侧重点。在此背景下,才能从地方中出现像北海道、大阪知事等人气盖过安倍的“抗疫”地方政治家。二是不借法律之名。为向确诊患者提供更到位的医疗服务,减轻经济负担,安倍政府在有关传染病收治方面把新冠肺炎纳入有关法律。除此之外,在社会防控方面更多依赖“自肃”。内阁副总理麻太郎曾表示,主要靠国民素养(“民度”)。且不论该说法是否客观,笔者觉得其背后之意是依靠良好的国民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使用消毒用品。这些其实在普通日本人的生活里并不少见。特别是,由于自然环境(花粉等)、文化习惯等原因,口罩是日本社会常见的防护用品。可以说,在防控疫情措施里涉及的很多做法,日本人并非“养成”,更多是“加强”。相比法律,习惯走在了前面。三是不看外界眼光。回头看日本应对疫情的各项决定和举措,始终招致着各种非议和指责,对医疗设施严重不足的唏嘘,对明明患症却无法接受核酸检测的无奈,对姗姗来迟、无法言表的“安倍牌”宅配口罩的调侃,对疫情尚未散去就吆呼开张揽客的居酒屋的不安……不接球,不反驳,颇有点“我行我素”之意。

客观来讲,在这些特点的背后,是日本对自身较为准确的定位和把握。一是关于应对突发大型危机的机制体系。日本是一个注重细节的发达国家,也是一个将自然灾害等作为“家常便饭”的经验者。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且是新生事物,但其政府、企业、教育文化机构等均有相对成熟的危机管理体系和联动机制,疫情发生后,很多地方政府和机构即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机制。二是关于社会医疗服务的基础和水平。日本医疗技术和服务整体成熟,虽在规模、应急等方面也存在局限性甚至是缺陷,但依靠较为扎实的技术能力和医服经验,能够为其应对疫情提供较好的基础保障。三是关于温和且具有“内力”的社会文化和国民性格。在特殊的自然观影响下,日本人也有着特殊的生死观。特别是面对灾害、灾难,多了些淡然、从容,贯穿社会上下。加之集团性文化的长期影响,也让日本国民更容易在习惯和秩序的框架内表现出更多的配合和默契。强劲不足,韧劲突出,使日本人很快就进入并适应了疫情的“新日常”。

此外,日本也在默不作声地着眼于“后疫情时代”,在药物和疫苗开发、人工智能检测等深层次领域布局谋篇。“日本流”究竟如何,日本国民或拥有更多评判的资格。在全球化危机增多、国际合作刻不容缓的时代,知己知彼、取长补短恐怕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引起重视的事情。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