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本报专栏作家
 
 
 
  打印 关闭窗口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缘何在中国走红
作者:赵新利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发布时间:11/20/2019 1:01:01 PM
 

日本出版界一直关注中国历史相关话题,讲谈社曾多次出版关于中国历史的系列图书,其中新版《中国的历史》于2014年翻译成中文出版(10卷),在中国走红并受到广泛关注。

日本人爱读史,尤其关注中国历史,许多教授通过“大家小书”的方式出版通俗读物满足读者需求。日本人爱读历史,各类通俗读物中,关于历史的作品很多。日本人尤其对中国历史感兴趣。日本学者也特别注重历史研究,其中既有严谨的学术著作,也有通俗、客观的作品。严谨的著名学者写的通俗读物很多,既包括著名教授出版的通俗读物,也包括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新潮社于1914年设立的新潮文库已走过104年的历史,新潮文库出版的夏目漱石作品《心》已累计重新200余次,售出超700万册。岩波文库等则刊发了大量学者的作品,让严谨的学术成果以通俗读物的形式与普通大众见面。

《中国的历史》于2014年翻译成中文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总体来看,该书由如下几方面的特色。

内容客观,跳出特定国家立场,为史实站台。对于不同历史事件,人们往往因立场、利益等因素而产生不同看法,甚至出现对立。在中日之间,更有一些关于历史问题的争论。本书作者都是日本史学界的一流学者,对历史史实的拿捏十分准确。如关于中日之间签订“二十一条”相关内容,该书客观评价其“内容荒唐至极”,让一些知日派中国知识分子也走上了与日本决裂的道路。跳出所谓“日本立场”,不为日本当年的错误进行辩解,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注重历史细节,让历史有血肉,有温度。该书的行文兼顾严谨性与可读性,刻画历史人物形象入木三分,历史人物均有血有肉,有功有过。如对孙文的描述中,既肯定了其历史贡献、个人魅力,对其缺点和局限也不避讳。如宋教仁评价孙文“飞扬跋扈”,而在与黄兴的矛盾处理上,孙文显得“行为独断”。关于袁世凯的描述中,有一段描写了一位“跪在皇后面前流泪的胖老头”,让袁世凯的形象活了起来。关于西安事变的论述中,专门介绍了张学良与游行学生的互动,有感情,有温度。

写作角度新颖,行文波澜壮阔。讲谈社的编辑委员指出,这部书是从“多元文化集合而成的中国”的角度进行写作,与以往中国人写的中国通史有很大不同,在写作角度方面有较大创新。在行文方面,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时间线索的交叉与综合,有较强的纪录片风格,讲求画面感,讲求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起承转合。不少部分都加入了作者对既往学说的商榷性考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犹如参与了作者的考证过程,有参与感。

中文版翻译忠于原著,体现自信。翻译成的中文版忠于原著,没有出现明显的修改痕迹,包括语气和措辞,这体现了中国对历史的自信和包容。但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也处理得很到位,如日文原著在地图上标的是“台湾”,中文版标的是“台湾省”;原著没有标注钓鱼岛、南海相关内容,中文版按规定进行了规范的标注。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在中国走红,给中国社科科学研究和出版领域带来一些启示,学者通过“大家小书”的方式出版严谨的通俗读物,历史书写应更注重细节和故事,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