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本报专栏作家
 
 
 
  打印 关闭窗口
应重视东北亚和平资源的挖掘与传播
作者:赵新利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4/3/2019 5:16:54 PM
 

随着朝美首脑会谈的变化多端,人们感受到东北亚局势过山车般的起伏不断,波诡云谲。政治与安全、文化与历史、经济与合作、和平与战争,各方面的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相互叠加、相互影响、相互掣肘。当地区和平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对和平的期待会增强一些,人们更能感受到和平的珍贵。东北亚地区和平资源十分丰富,应充分发掘和传播,让和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东北亚地区多个国家之间,的确曾发生过战争,人们对战争的记忆还十分深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也还刻骨铭心。其实,在战争中从来都蕴藏着和平的种子。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系列演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对整个抗日战争发展方向的预测,也可以视为其制作的抗日战争对日作战计划。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为了这个目的,人类大多数应该拿出极大的努力。四亿五千万的中国人占了全人类的四分之一,如果能够一齐努力,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创造了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对于争取全世界永久和平的贡献,无疑的是非常伟大的。”面对战争中受苦的中国民众和日军,可以认为“世界的永久和平”是具有说服力的宣传,也为备受战争之苦的人们点亮了明灯。

东北亚的古典文献中,关于和平的论述很多。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对待战争问题上,都持“非战”态度,强调以礼乐治国、以德服人。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则主张“兼爱”“非攻”思想,提倡和平相处。《孙子兵法》《司马法》等兵书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仁”“义”等思想。韩国义士安重根在旅顺日本人的监狱里提出的“东洋和平思想”独树一帜,展示了东北亚三国平等基础下建立区域和平共同体的伟大构想,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鉴真、空海、阿倍仲麻吕、崔致远,中日韩历史上促进友好交流的历史人物数不胜数。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和平”一词,体现了中国走和平道路的决心、对和平环境的诊视。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众所周知,“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大众新闻媒体更倾向于报道突发事件、灾难、战争,而不是宣传和平思想。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更容易被突发事件、纠纷、摩擦、战争吸引眼球。在这个意义上说,和平资源需要着力挖掘,和平思想需要着力传播。在东北亚地区,尤其如此。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