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李强就深化中日韩合作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推动合作全面重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充分激活合作存量,稳步培育增量,形成双边关系和三国合作相互促进。二是深化经贸互联互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早恢复并完成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三是引领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和前沿领域合作。中方将在华建立“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助力三国加快培育新动能。四是拉紧人文交流纽带,以举办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为契机,推动三国人民实现从“居相邻”到“心相通”。五是努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低碳转型、气候变化、老龄化和应对流行病等领域交流合作,发掘和开展更多“中日韩+X”合作项目。
近日,中宏观察家、日文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蒋丰就相关热点接受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如何理解中方在此次中日韩三国峰会上提出“五点建议”价值引领和促进区域合作新思维?
蒋丰:我注意到,李强总理在这次中日韩三国峰会上提出了“五点建议”。
在其中,我认为李强总理提出的“推动合作全面重启”非常重要。关键的是,这个重启,不是一个简单的“恢复式的重启”,而是一个在总结以往发展基础上的“提升式的重启”。这个重启,要有前提和共识,那就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这个重启,要具体地在“两个量”--也就是“充分激活合作存量,稳步培育增量”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在“两个链”--也就是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上下功夫,一方面让其“稳定”,一方面让其“畅通”,以“稳”来促“通”,以“通”来筑“稳”,而具体的目标则是“尽早恢复并完成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着力解决“两个量”和“两个链”的问题,是一种十分具体、实在的引领,是要进一步夯实三国机制的合作基础。
中日韩三国是东亚地域三国,更是彼此为邻居的邻国。邻居也罢,邻国也罢,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需要友好相处,需要增加往来,需要增加相互的理解,需要强化共同体意识。所以,李强总理提出要“推动三国人民实现从‘居相邻’到‘心相通’。”众所周知,中日韩三国具有共同的“汉字圈”“儒教圈”“佛教圈”,这也是一种“人文交流纽带”。李强总理提出要“拉紧人文交流纽带”,并“以举办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为契机”,实际上是提出一个新的“抓手”,或者是新的“切入点”。
解读李强总理的“五点建议”,要看到其中突出了一个“实”字。让中日韩三国机制不流于“空洞”,不是走“形式”,而是要根据现状切实地解决问题。这不是仅仅把脉断症,而是在实实在在的“对症下药”。
过去,中日、中韩两国乃至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大多集中在资金投入和企业兴建上。伴随着三国经济的发展,有些人认为这些经济合作已经要走到尽头了。未来的道路怎么走?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李强总理在建议切实提出“加强低碳转型、气候变化、老龄化和应对流行病等领域交流合作,发掘和开展更多‘中日韩+X’合作项目”,认为这样才能够“努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中,“可持续发展”永远是硬道理,要具体地铺设一条又一条发展的道路,构建一条又一条新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链,为区域关系长久发展持续赋能。
我们应该看到,李强总理的“五点建议”体现了中方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几项重要思维:
其一是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中方重视多边合作,强调通过多边机制解决问题,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
其二是可持续发展:中方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战略,强调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其三是人文交流的重要性:中方认为人文交流是促进理解与合作的基础,倡导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增进友谊和互信。
我相信,李强总理的“五点建议”不仅为中日韩三国的合作提供了具体的方向,也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编辑:王镜榕
审核:郭勇
|